一藥一故事之荊夫當歸救妻子
當歸,是中醫(yī)和血補血的要藥,對人是百病可治,各有所歸。故名當歸?!侗静菥V目》載:“當歸調(diào)血為婦人要藥,有思夫之意,故有當歸之名”。唐詩“胡麻好種無人種,正是歸時又不歸”正應當歸之名。
當歸美麗傳說
在這里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。相傳在很早以前.在岷山腳下渭水源頭.住著—對恩愛夫妻.男的叫荊夫、女的喚秦娘。夫妻二人過著安居樂業(yè)的生活。不久,秦娘懷孕生子,得了產(chǎn)后血癥,荊夫四處求醫(yī)治療,不見好轉(zhuǎn),心里著急。一天,門口來了一位老道人,聲稱他居住在峨嵋山下,管種百草百藥.醫(yī)治人間疾病,如荊夫愿去求藥,秦娘之病可治。
荊夫千山萬水遇道士
荊夫聽說能治好秦娘疾病,哪怕刀山火海也要前去。他安慰秦娘一番,當即隨老道前往。經(jīng)過千里跋涉,終于到了峨嵋山。這里重山疊嶂.云海綿綿,仙洞天池,奇花異香,真是個神仙境地。
老道人將荊夫領到一座茅庵旁,指著一種紫桿綠葉開著蔥白傘形花序的植物說:“這就是你要找的那種藥,現(xiàn)在正在開花,要得成藥,最少要三年時間,今年采籽,明年育苗,到了后年才能栽種成藥.還得施肥除草.精心護理,如有疏忽,時間倍增”。
妻子盼夫當歸、荊夫辛勤栽務
荊夫按老道的指點,披星戴月,辛勤栽務。三年過去,所栽之藥有了收獲,他心里非常高興,準備回鄉(xiāng)給秦娘治病。臨行之時,拜別老道。老道人將所栽之藥捆在一起,交給荊夫說:眼下秦娘病重,正盼你歸,當歸,當歸!當歸之名即從此來。
老道人邊說邊開得藥方一劑,交給荊夫。荊夫接藥,感激不盡,雙膝跪地,再拜師傅:“不知此藥能在吾鄉(xiāng)栽種嗎?”老道猶豫片刻說:“要種此藥得有三個條件:適宜的氣候.濕潤肥沃的土壤,勤勞而有耐心的主人。吾觀弟子家鄉(xiāng)有此三寶,這里有少許種子送你,望能依法培植,解民疾苦。”
救回妻子,在岷山腳下種當歸
荊夫拜別師傅,星夜趕路,半月后回到家里,果然秦娘病已沉重,危在旦夕。他當即將所帶之藥如方配制,給秦娘灌服,病情立見好轉(zhuǎn).不久便痊愈。夫妻二人感激不盡,就將老道人所贈藥籽依法種植,三年之后種成當歸,岷山腳下,洮渭之濱,遍地栽種,異香醉人。
當歸是煲湯藥膳佳品
當歸是中醫(yī)中的最常用藥多用于煲湯,特別對貧血患者是最好的。還能顯著促進機體造血功能,升高紅細胞、白細胞和血紅蛋白含量。此外,當歸還用于治療月經(jīng)病、慢性氣管炎、盆腔炎等。
配方:雞肉250克,當歸30克,川芎15克。
制法:一起放入蒸鍋中蒸煮,熟后趁熱吃。每日1劑,連吃3天。
功效:治低血壓
配方:龍眼肉15克,當歸15克,雞300克
制法:先燉雞至半熟,下龍眼肉、當歸,共燉至熟。吃肉飲湯。
功效:滋陰補血。用治老年氣血虛弱,產(chǎn)后體虛乏力、營養(yǎng)不良引起的貧血等。
配方:凈雞1只,人參15克(或用黨參,加倍),當歸30克,姜、蔥、鹽等調(diào)味品適量。
制法:加水一同燉熟食。
功效:補氣益血的功效。用于氣血不足或貧血、疲倦乏力、頭昏心悸、或月經(jīng)量少、面色淡白無華。